请您留言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最新消息上海红色博物馆红色视频名人名家图片新闻藏品红色文化专题会展  

荆州收藏家协会会员雕刻名家李永安先生

2010-12-04 21:16:57 来源:荆州红色收藏网 浏览:6842
内容提要:

荆州收藏家协会会员雕刻名家李永安先生
  仙山楼阁、灵石异草、珍禽瑞兽、浅吟低唱……在一块雕刻深度仅为2毫米厚的金丝楠木板上,我市研究金丝楠木薄浮雕画

荆州收藏家协会会员雕刻名家李永安先生

荆州工艺美术传承人李永安:斧凿锯锉写人生

http://www.jznews.com.cn 发布时间:2010-11-30 17:41

  仙山楼阁、灵石异草、珍禽瑞兽、浅吟低唱……在一块雕刻深度仅为2毫米厚的金丝楠木板上,我市研究金丝楠木薄浮雕画的知名艺术家——李永安,以高超的薄浮雕技法,雕刻出8个画面层次,将40多个神仙人物,从地面、空中和海上分路赴王母寿筵祝寿的仙灵境界,在珍贵的金丝楠木上生动再现,金丝楠木特有的古色古香与精雕细琢的群仙祝寿画面相得益彰……

  机缘激起创作灵感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沙市古玩城2楼李永安的聚珍斋。透过玻璃门,墙上一件件长方形的、正方形的金丝楠木薄浮雕作品立即映入眼帘。

  李永安打开玻璃门,一股奇特的香味扑面而来,金丝楠木薄浮雕画,金黄温润的色泽,涟漪荡漾般的纹理,在其上以细腻的浅浮雕形式刻出山水湖石、树木房屋,叫人叹为观止。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李永安多年来一直在浩瀚的艺术海洋中不断求索。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从事民间工艺制作以来,他依靠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探索,为其独创的古金丝楠木薄浮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中国近代竹刻艺术家金西厓写的《竹刻艺术》一书,其中有一段谈竹刻的表现形式和感想,给我的启发很大。”李永安说,金西厓在《竹刻艺术》里面谈到如何以雕刻再现书画,表现书画之笔墨,这就是他为何潜心研究传统工艺“薄浮雕画”,专事古木仿古画(即古金丝楠木薄浮雕画)创作的初衷。

  李永安介绍,一次偶然的碰撞,激起他潜心研究传统工艺“薄浮雕画”的兴趣;一次难得的机会,让他从夹板画正式切入正题攻克金丝楠木浅浮雕。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有幸得到我市出土距今2300年的战国古金丝楠木,他便开始创作金丝楠木浅浮雕木雕画至今。其作品“花好月圆人寿”获“歌颂伟大祖国赞美大好河山全国书画主题大赛”优秀奖并入选作品集,“春游园”获“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中华书画艺术精品集”银奖。

  挑战薄浮雕有“三难”

  “找到方向,找准目标之后,我便开始给自己命题,挑战薄浮雕的‘三难’。”李永安说,薄浮雕的“三难”主要是指薄浮雕做工难、人物雕刻难、精细度难。

  李永安说,他独创的古金丝楠木薄浮雕画,承袭传统寿山石雕、玉雕、剔红、竹刻等创意表现形式。以古金丝楠木为载体,以历史名画为粉本,将传统木雕技法同现代雕塑技法相融合。在找到木雕同国画(即立体雕刻同平面国画)的切合点——“浅”的创意下,形成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薄浮雕画。

  山水、花鸟、人物,三者之中最难表达的是人物。李永安说,难度高才具有挑战性,既然是自己给自己定命题,不仅要起点定难,更要将难度定高,所以在他的金丝楠木浅浮雕作品中主要以人物为主。在薄薄一层木板上分出七八个层次,固然是技术上的考验,但最难的是如何将心中向往的精神意境尽情表达:画面中的人们沉浸在理想的生活场景中,远离尘世的烦嚣。“木雕具有不可修复性。”李永安颇为感慨地说,木雕不是随意想象增减,而是艺术性地做减法。因为要求技法技艺在毫厘之间把握人物的动态变化,除了要有灵巧的双手和熟练的刀法外,还要耐得住寂寞,冷静而富有创意地构思。有时构思所用的时间,比动手做的时间还要长得多!

  搞艺术要甘于寂寞

  创作《群仙祝寿图》做了3年,站了3年。李永安说,艺术强调个性,只有挑战自我、挑战自然,才能战胜自我、战胜自然,将自然界的物体进行还原。3年的时间对他来说算不上什么,他只是想通过金丝楠木薄浮雕,这种集“诗书画”于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一种艺术风格。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李永安金丝楠薄浮雕的艺术特色,那便是:超浅、新颖、立体感强、再现国画风貌、木贵、难度高。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艺术家,那便是“不甘于平凡,却甘于寂寞”。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憨厚朴实,深邃的目光透露着对金丝楠木薄浮雕工艺的无限爱恋。职业在他身上留下了明显的烙印,那双手因常年的雕刻,布满了老茧。

  在他的眼里,金丝楠木薄浮雕是一种有灵性的工艺,不仅仅木料要好,还要人品好,两者结合才能创造出精品。他说,自己喜欢木雕,喜欢他的创造氛围,所以一直走到了今天。

 
来源: 江汉商报  编辑: 邓皘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评论:*
验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程宸:邵华泽赞赏程宸馆藏红色珍品
为了留住红色的记忆——专访中国十佳红色文
浅谈早期徽章收藏一点感悟
著名收藏家程宸珍藏抗战宣传画片闻名中外
红色收藏大师程宸先生
寻访红色记忆 感悟耄耋之音
人物专访:一枚光辉的勋章
中国红色收藏的崛起
红色收藏馆成立
红色收藏承载三代人的梦
红色收藏展进学校 带学生重温历史
西安藏家红色收藏引关注
红色中华第一证收藏之感言
中共党史专家麦克法夸尔:毛泽东为何发动文
潞城一农民自建博物馆办红色展览

赞助商链接

点击排行
红色收藏馆成立
红色中华第一证收藏之感言
著名收藏家程宸珍藏抗战宣传画片闻名中外
黄沙明先生书画篆刻艺术作品欣赏
我的“红色收藏”之路
红色收藏大师程宸先生
黄安平先生简介
黄安平先生行愿蓝毗尼
红色收藏家--葛卫东先生
黄安平先生《荆州亮剑》赏析札记
红色雕塑家—著名雕刻艺术家陈文远先生 、木
民间红色收藏
何培元和荆州著名电视主持人潘登合影
为了留住红色的记忆——专访中国十佳红色文
浅谈早期徽章收藏一点感悟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784027385@qq.com - 在线QQ:7840273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鄂ICP备12008602号 网页维护:陈佳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 :红色收藏网(www.jzhssc.com/)湖北省荆州市红色收藏专委会 网站负责人:何老师.